来新夏:让知识宝库“内外皆美”的人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02年,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发来通知,授予来先生2002年度“杰出贡献奖”。该奖项每年仅选授一位,用以嘉奖对图书馆事业做出卓越贡献者,是该协会所颁发的最高荣誉,同时也是
2002年,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发来通知,授予来先生2002年度“杰出贡献奖”。该奖项每年仅选授一位,用以嘉奖对图书馆事业做出卓越贡献者,是该协会所颁发的最高荣誉,同时也是整个华人图书馆界的最高奖项。
◎寇德印
“宝库”虽然充满奇珍,但只是静态的存储,要人去“探”与“求”;而“喷泉”则是不断喷涌,是主动的对接与提供。静、动之间,是来先生对服务的改革,是对读者的重视。
科学院图书馆归属科学院系统,特别是中国科学院系统,从院部到各分院以及各研究所的图书馆为数不少,且较有基础,专业性较强。
人文精神,是先生图书馆学思想的内核,是他研究该领域的最本质特征,有此思想关照,他的研究才不空洞,他的举措才有价值。
关于图书馆学研究,来先生非常关注藏书家的文化心态和人文精神,揭示了中国传统藏书事业的人文思想——仁人爱物。“仁人”,即把书与人的关系紧密联结,使藏书尽量发挥作育人才的社会功能。他强调图书只有被人使用起来才有意义,而非储藏于室,囤积不读。至于“爱物”,则表现在对图书的珍惜与爱护上。
来新夏一生著述宏富,自著、合著及主编各类书籍多达130余种。研究范围纵跨多个领域,如历史学、方志学、古典目录学、图书馆学、文献学等,素有“纵横三学,自成一家”之誉。
在文化部,设有图书馆事业管理局,主抓公共图书馆各项事业;在科学院也有类似于文化部的图书馆管理机构;在教育部系统中,却没有类似设置,对高校图书馆的许多管理职能,都是由文化部代为执行。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刚刚经历动荡,百废待兴。1981年9月16日至25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会议,这与前次会议的召开(1954年首次召开),相隔了27年。
1979年,先生被委派到南开大学分校,创办图书馆学系。以后,职务所涉,多与图书或图书馆相关。每次履历翻新,都是对他研究内容的一次激发,一方面周旋于馆务、系务及图工委的领导事务;一方面钻研、总结每个岗位所遇见的新问题,思考解决办法,并凝结到了自己的图书馆学研究中。
公共图书馆归属文化部系统,从中央一级的国家图书馆到省、市、自治区级图书馆,以至市、县级图书馆,数目庞大。
开班教学,首先要解决教材问题。
另外,来先生还较早开启了与国外先进高校图书馆交流互访的大门。1985年,他赴美国考察,后又组织天津高校图书馆代表团访美交流,并签订互访协议;1993年,他又任俄亥俄大学图书馆海外华人文献研究中心顾问,由他领导并发起了中国与美国图书馆界的广泛合作。
来新夏先生的学术研究,以历史学奠之渊厚,以目录学纵之自如。所以,他的图书馆学研究,也深深刻下了他的历史学、目录学的研究痕迹,这是他图书馆学研究的第二个特征。
供图/焦静宜(来新夏夫人)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行各业都在“疗伤”,一切欣欣向荣,而图书馆领域的复苏,特别是高校图书馆的复苏,却显得尤为缓慢。当时,国内图书馆领域被分为三大系统,分别是公共图书馆、科学院图书馆以及院校图书馆。
周林以教育部副部长的身份,在会上总结十年运动以来,高校图书馆事业所遭受的巨大损失,他用了“空前的浩劫和摧残”来形容,具体地说:“许多学校(图书馆)被撤销或搬迁,房屋被占用,图书大量散失;不少学校图书馆被长期关闭;很多图书资料被当作‘封、资、修'的毒草而遭到封存以至焚烧;图书馆专业人员被批判或长期下放;图书馆内部工作制度被破坏殆尽;长期积累的书刊资料被中断订购,元气大伤,损失惨重。”周林分析,图书馆事业不受重视,说到根底,是由于长期存在着轻视教育、科学文化和歧视知识分子的错误观念。这是“乱”源。
这种行为貌似“鲁莽”,有丢“乌纱帽”的风险。果不其然,议论接踵而来,来新夏、吴观国、单行、张厚函被一些人污以“四条汉子”的绰号,暗指他们不讲规矩,有“土匪习气”,“蛮横、霸道”等。
例如职称评定。评定职称,本应该是人事部门职责,但人事部门不熟悉业务,职称评定要委托业务部门。具体到图书馆领域,高校图书馆人员的职称评定,要委托公共图书馆代为评定。当时,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在全国各个省份都设有图书馆职称评定委员会,副高及副高以下职称,在各个省的文化厅所下辖的评审会评定,而正高职称要直接报送文化部评定。
文章来源:《图书情报研究》 网址: http://www.tsqbzz.cn/zonghexinwen/2022/0524/882.html